新华社南宁11月8日电? 题:科技赋能守护“八桂粮仓”——广西保障粮食储备安全见闻
新华社记者汪奇文、吴思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眼下,八桂大地进入晚稻收获季,农民抢抓农时,确??帕9椴?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粮油质量检验中心的实验室里,一台台精密仪器24小时运转,对收获来的粮食样本进行质量和安全等30多个项目指标的检验监测。
“监测结果将为保证区域粮食质量安全,发挥重要技术支撑及预警作用?!弊灾吻赣椭柿考煅橹行闹魅瘟烙⑺怠?/p>
保障粮食安全不仅在田间地头,也覆盖粮食储备、流通等多方面。近年来,广西把粮食安全发展贯穿粮食生产全过程,全力守护“八桂粮仓”。
“中心通过增强检测设备硬件基础,检测能力从5年前取得CMA(中国计量认证)资质的200余项检测参数拓展到现在的1400余项参数,检测效率、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?!绷烙⑺?。
检测合格的粮食会进入储备阶段,进行周期储存,如何更好保管储备粮是节粮减损的关键。广西大部分粮库地处高温高湿区域,粮食储藏难度较大。粮储系统大力开展科技储粮工作,提高科学储粮水平。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,一间间粮库整齐排列,沿着仓库外狭长楼梯向上,里面“大有乾坤”。在这座储备了3000多吨粮食的仓库里,散布着数百个温湿度传感器,几条内环流管贯通仓内外。粮仓内的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着粮食的档案信息,通过网络,保管员在办公室就可以对粮食出入库信息进行确认。
广西南宁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一间正在进行低温改造的粮仓。新华社记者 吴思思 摄
“我们通过对粮仓进行改造,利用低温或准低温抑制虫害以及霉菌生长?!惫阄髂夏甘炒⒈缚庥邢薰局魅喂こ淌θ偃豪?,这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绿色储粮技术,“园区的电子气象站实时采集风向、风速和温湿度情况,这些数据与粮仓内的传感器数据结合分析,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节空调和开关窗,将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之间,延缓粮食品质变化。”
已经产生的虫害霉菌如何处理?在绿色储粮领域,粮食保鲜的秘诀之一是“充氮”?!巴ü涌掌兄苯臃掷胩崛〉淙肓覆郑共帜诘ǘ却?5%以上,达到杀虫灭菌的目的,这就是充氮气调储粮技术?!比偃豪?,密封性好的高质量粮库是充氮的前提条件,该技术相比传统的储粮技术更加绿色环保。
截至2021年底,广西国有粮食仓储企业采用充氮气调储粮技术仓容171万吨,占全区完好仓容的32%;采用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7万吨,占全区国有粮食企业仓容的5%;采用环流熏蒸技术、粮情测控系统和机械通风仓容分别占全区完好仓容的67%、78%和86%。
“不仅要吃得饱,还要吃得好。在这方面,科技储粮提供了助力?!弊灾吻甘澈臀镒蚀⒈妇止婊ㄉ栌氚踩执⒋Χ兜餮性蹦馄胨?。
在广西新发展米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,一袋袋印有“广西香米”字样的成品粮陆续出库?!翱萍即⒘讣际跆岣吡擞胖实镜拇⒈杆剑雒茁侍岣吡?%以上,相当于每吨粮食提高了150元到200元不等的产值?!惫靖弊芫硌盍⒓崴怠?/p>
关键词: 粮食安全